您当前的位置:文化渊源
沿着望京楼街,探寻五百年前大明王府的辉煌!
发布时间:2019-7-18 17:40:53

(望京楼后街)

 


      望京楼可以说是古城的一个标志性符号了,它独特的历史气象和深蕴于这种气象中的文化韵味,已成为这座古城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遍数古城历史遗存,再没有任何一处旧迹能够像它那样,在一代又一代卫辉人的记忆中如此根深蒂固。那是比肉体生命更坚韧更久远的一种存在与认同,历经500年的岁月剥蚀,它挺拔如故,巍然如故,寂寞如故,默默地伫立于城东北一隅,成了这座城市纷繁历史挂饰中尚存不多的线索之一。只可惜,望京楼生得不是地方,若在江南,它恐怕早和岳阳楼、黄鹤楼一样赫然跻身于天下名楼之列了,上面也会有范仲淹的题记和崔颢的赋诗,可它却偏偏长在豫北,又遭遇一把铁锁,这样它的命运包括身价就难免大打折扣了。

   望京楼街其实分前后两条街,原先我一直认为,北面是前街,南面为后街,结果给弄反了,不过由此也可以想见地名办的那些老师们绝对不乏幽默感。

 

(望京楼后街21号院)

 

  与望京楼前街的那份狭窄相比,后街倒显得宽敞多了,路也铺得有模有样,可别小瞧这条路,城东北方向的居民进城购物或工人上下班多打此经过,弄不好还会堵车呢。只是路两侧的老四合院和那些高门台儿次第消失了踪影,不少房屋已修葺一新,所万幸的是仍有几座老院至今保存完好,墙壁上的拴马石包括房顶上那高翘的瓦脊和檐角,工整而牢固,张扬而任性,更彰显出它昔日的荣耀和意味的悠长。这条街我经常走,有时连我自己都莫名其妙,走着走着突然就感到自己高大起来,有一种通体的澄明和神思的透亮,我知道这与望京楼有关。于是我就在想,对任何一个地方而言,如果缺失了必备的历史基因和文化积淀,即使它再富丽、再时尚、再花枝招展,也是没有深厚根基的。而在这里,你随便触摸一块老砖,便能感觉到光阴的心跳和历史的体温,半日之间,便可阅尽古城半壁的现实与沧桑。

 

(望京楼后街古民居内景)

 

  望京楼街的左边就是煤山了,因用太湖石(石头的颜色漆黑如煤,当地称其为煤石)垒砌而成山状而故名。请注意,这可是完全仿照北京景山公园煤山的样式修建的哦。山下有洞,洞分三楹,内为潞王的火药库。山顶后面筑有八卦图,山东南角有一条两丈多长光滑的石板,斜置犹如滑滑梯,下有钩头朝上的尖石。据传,每当潞王奸污过不满其意的女子,便从石板上往下推,因而被折磨致死的民女不计其数。想那潞王也真够奇葩的,王府如此之大,竟然偷偷摸摸钻到火药库来办坏事儿,也难怪这位王爷后来一直很火。只可惜罪证毁了,旧址现已无存,石头都被周围群众拆除垒墙基了,倒是便宜了这个货。但明代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却真是在煤山吊死的,闯王李自成当时就在旁边看着。临死前,他还用恋恋不舍的目光最后望了望那些冷艳的太湖石,一声长叹,仿佛在说,这么好的东西怎么能用它垒墙基呢?

 

(望京楼后街古民居内景)

 

  望京楼街的西侧是经厅司胡同,明清两代府衙均在此收发公文,处理卷宗。说它是传达室吧,有点小,说它像事管局吧,又有点大,好歹也是个科级单位。想那水浒传里的宋江宋押司那时候可能就在这类地方上班,大部分时间跟驿站的驿卒打交道,有特快专递了一溜小跑呈上去,一般性公文登个记即可。 
      看花楼紧挨着煤山,也就六七米远,因专供潞王祈祷、祝福百花四季不谢、遍视群女谁最合眼而筑此楼。据传,楼周围是十亩大的花园,里面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鲜花。花园的东角门,建有一座小巧玲珑的花神庙,以便于潞王观花、祈福、玩赏、戏乐。此楼是望京楼的附属物之一,外人不得入内,经厅司的押司们顶多在外面朝里瞄两眼。如今楼虽不存,旧迹尚有,石已被风雨侵蚀得只剩苍凉悲怆,坍卧在汲师的北墙外,成为古城悠久历史无言的见证。

 

(望京楼后街民居)

 

  在望京楼东南约200米处,煤山偏东南,还有一座梳妆楼,也是望京楼附属建筑之一。因专供潞王的妃子梳妆打扮之用而故名。建于明万历廿三年,清顺治初年已被拆除,旧迹已荡然不存,遗址为汲师大食堂所占用。眼前,只有似是而非的日常生活,寻常市井的繁音杂律,在望京楼的默默注视中日复一日地上演。 
      童年的记忆中,望京楼总带有几分神秘色彩。"汲县有个望京楼,半截全在天上头。"大人们时常挂在嘴边的这句话,似乎带有一股魔力,无时无刻不在刺激着我们敏感的神经,每到夏曰的傍晚,我们这群擅自闯入的熊孩子,就会把孤独的望京楼渲染成一座探险的乐园。现在想起来,那充其量是一句蹩脚的哄小孩的话,大可不必较真。但接下来还有一句呢:"登上望京楼,一辈子不发愁。”这话里明显就有一种自豪感洋溢其中了。仔细想想也是,放眼中原,这样的古楼别处有吗?即便有,您会把它用“铁将军”把门吗?但不管咋说,那时候登登望京楼,可以说是卫辉人极为奢侈的一大雅兴。每逢节假曰,不少人都喜欢到这里登高远眺,苍山卫水尽收眼底,如画景色一网打尽。特别是家里来了稀客,或外地人来汲探亲访友,再忙也会被热情的主人一次次领到这里,登楼一望,故事一听,然后欣然而返,方不虚此行,这似乎成了古城人待客之道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经典性保留节目。

 

(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望京楼)

 

  后来,随着旅游业的兴起,许多与古城息息相关的人物、故事、文物古迹等都被一一列入纪念名册,望京楼也被围墙圈起来,作为一处景点收到了门票。再后来,该楼还升格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,事儿越弄越大。但由于缺乏对其进行真正生命意义上的关注,不舍得在楼上花一分钱,时至今日,望京楼的命运岌岌可危。
      关于望京楼我这里就不再多说了,说多了我怕这道街上的人骂我嘴贫。但有一点我不得不说,那就是该楼曾是一个半拉子工程,原为汝王所建,是潞王到了卫辉以后才把它续建起来的。弄明白这一点非常重要。谁叫这孩子是个孝子呢。

 

(望京楼前街古民居)

 

  在卫辉民间,骂潞王的人非常多,还编造出许多故事,真不知道那些故事是怎样流传下来的。我一直搞不懂,为什么一提潞王人人咬牙切齿,个个义愤填膺,比赛着苦大仇深,除了控诉与谩骂,便是揭批和声讨,全把潞王当成了恶霸地主来斗。那这牌还有法打吗?其实历史并不是这样的,这与阶级仇民族恨根本不挨边儿。据《汲县志》记载:"明潞简王万历十七年封于卫,历25年。王性严刻,好游猎,嗜古玩,尚武。"就这几句,没了。什么意思呢?用现在的话说就是:该同志还是有工作能力的,只不过好玩儿,有点浪荡,平时还爱比划几下。但他对别人要求苛刻,又不注意工作方法,因此得罪了不少人。要说吧年轻人好玩儿并不算大毛病,他藩卫时才刚满17岁,可好得罪人这一条却是硬伤。你想吧,得罪的人多了说你坏话的就多了,坏话听多了信它的人就多了,信它的人多了乐于传播的就多了,偏偏听者当中再有几个识文断字吃饱了闲得慌的好事之徒,再把听来的这些不加思考、不辨真伪,一加工一杜撰编成段子,你潞王一个小屁孩纵有日天的本事,想不被唾沫星子淹死都不可能了。为啥说自古官难当,你能力越强干事越多越落不了好儿。卫河航运史上的辉煌咱可以不说,卫辉府曾经的兴旺与繁华咱也可以不说,咱就说盖望京楼吧,作为儿子,远离京城,一辈子回不去,思母心切,只想隔空一望,聊以自慰,这又何错之有?犯得着遭人如此诋毁?当然了,弄得事儿有点大,有点劳民伤财,这固然不对。但就那也比半拉子工程抛下不管强吧?再说他的动机是善良的,愿望是美好的,纵有千错万错天大的错,一个"孝"字足以全部化觧和扺消。卫辉人通情达理,有思想,那可是出了名的,咱可不能人云亦云像泼妇骂街似的一代一代没完没了,那样外地人会鄙视咱的。因为明眼人一看便知,人家潞王从小在宫中受的是帝王教育,来的时候身边又带了那么多美女,除非他脱了衣服是禽兽,穿上衣服就是衣冠禽兽。

 

(望京楼下民居)

 

  现在,我终于走到望京楼街西段了,没想到这短短几步路今天走起来竟如此漫长,全是潞王给闹的。我边走边在寻找,我在找另一处古迹一一"万寿宫",史料上说,它就座落在老府衙(今市一中)的东邻,望京楼的西北角。
      说万寿宫不能不说太一道,说太一道也不能不说萧抱珍,样样都得说,样样又不能详细说,我越来越发现,这条望京楼街真的很不简单。
      北宋末年,汲县出了一位很有名的道士,叫萧抱珍,字元升,他根据"元气浑沦、太极剖判、至理纯一"的理念创立了太一道,主张以老子之学修身,以功诀功法御世,治病救人,乐善好施,养老恤孤,济救贫病。他最初是在家传教,接着在府署东侧的三清院故址万寿宫传教,信徒超过千人。据旧《汲县志》载:"萧道貌纯古,性至孝。以符水应治,随用辄验。"万寿宫院子里有一口井,取名"法水",人称"太一泉",传说这口井里的水可治很多种病,每日前来求拜灵水的人们络绎不绝。至元朝泰定年间,道徒达7万余人,传授范围扩张至河北、山东、吉林、辽宁、山西、陕西等省100余县,赫然跻身于全国五大道教之列,足见其影响之深远。元朝末年,卫辉路道教司便设立在万寿宫内,统领辖属汲县、辉县、延津、新乡、原阳、获嘉各县的道教事务。后因战事纷繁,逐渐衰落,道徒多于战乱之中星散。

 

(望京楼下古民居)

 

  古城的前尘旧事业已退远,千百年过去几兴几覆。曾经的慷慨悲歌,曾经的起伏跌宕,恍如金粉沉沙,纷纷坠入时间的漏斗,只有那吹过耳边的风声,让你的思绪去了又来,仿佛还滞留在某一时某一刻的某一瞬间。 
      望京楼依然如故,依然默默无语,俯瞰着芸芸众生,不洩露半点天机。但我发现它真的苍老了许多,头发灰白,在释放着体内最后的白银,上半身衣衫破旧,风中的表情像是岁月的裂缝,洞开的圆拱门望上去犹如一个被无限夸张了的伤口。那一刻,直看得我好一阵悲凉与心酸。遥想当年,它是何等的挺拔健硕,玉树临风,引多少文人墨客千里迢迢慕名而至,登楼时一身的疑重,下来时一脸的安详,里里外外像换了个人似的。你究竟告诉了他们一些什么呢?

 

 

  请看清代诗人王紫绶的这首《登望京楼》:


云裹峻增百尺楼,
当时帝子望神州。
月明宫井无人迹,
萤火空流满园秋。


      作者在诗下自注说,一曰傍晚,与苏李二进士载酒偕登望京楼,兴酣,醉醺醺入睡,梦见与潞王父子在崇本书楼上正谈诗论画,忽然被人唤马嘶声惊醒,一看月已当头,物是人非,吟得此诗。

      再来听听叶县杜曰让的《题望京楼》,且看他笔下流露的情致: 
 


城郭烟寰一望新,
此心飞越帝京尘。
荡胸云起青山夫,
揽袖风来白曰亲。
北映淇泉春涨满,
南流星汉旧河滨。
行人错认鹿台影,
尚说朝歌未了因。



      当时前来踏访登临者想必也很多,不少文士都留下了自己的墨宝,这中间,以诗人赵昕的几首写得较好,其中有一首是这样写的:


京华凝北望,
感触乱云生,
歌舞昔曾盛,
兴旺时已更。
谁怜王粲赋,
独抱庾公情,
徙倚烟岚里,
唯闻野鸟鸣。



      数百年间,尽管时光不停地移位,人事不停地变迁,但望京楼始终不离不弃地守候在原地,与这道街达成一种血肉相连的默契。那么,你在守候着什么,你又在等待着什么呢?

 

(望京楼东面的北门南街)

 

  该不会是在等我一夜爆富腰缠万贯吧?那你可看走眼了。这些年我一直都像在拉屎,偏偏地球引力不够,很多时候我已经很努力了,可出来的只是一个屁。不过话说回来了,要是哪天我真成了土豪,别管了,我办得第一件事就是把你修葺一新,将你顶层那五间大殿建起来,再把煤山和看花楼建到你身边,门前是一处大游园,保险比潞王陵有看头。然后再把写给你的那些诗都装裱好,包括你们父子收藏的那些石刻,让全天下的人都来观赏。让这道街也多少沾你点光,和你一样过得有滋有味,活得风风光光,每天都开开心心,没事干的时侯数着钱玩儿。你说好不好?
      可问题是,我是当土豪的那块料吗?

作者:平沙落雁
注:本图文照片均为网友"拾光"拍摄

 

中共卫辉市委统战部转载